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7成臥床病人罹壓瘡 2小時翻身換位防復發

2020/07/28 18:40

中山附醫傷口中心團隊在病人出院後利用LINE衛教傷口護理與追蹤。(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81歲的洪阿嬤長期臥床、糖尿病控制不佳,加上看護未確實翻身、換藥,導致她的尾骶骨(尾椎處)有8公分的大面積重度壓瘡,疼痛又發黑,家人發現後送醫。中山附醫傷口中心團隊為她做2次清創及負壓抽吸換藥治療。阿嬤住院3週後,傷口逐漸復原出院。

由於阿嬤住在南投地區,不方便就醫,院方衛教家屬及照顧者幫她確實翻身,並依傷口程度換適合的藥水。同時每週以LINE追蹤,其傷口癒合狀況並及時衛教。2個半月後,阿嬤傷口縮小8成,為2公分大,不再疼痛、感染發炎,皮膚不再軟軟爛爛,擺脫屁股痛的日子。

中山附醫傷口中心團隊結合整外、護理、營養師、物理治療等多元化治療壓瘡等慢性傷口。(記者蔡淑媛攝)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簡稱中山附醫)整型外科主任陳俊嘉指出,根據統計,7成的臥床病人會罹患壓瘡(壓力性損傷),傷口痊合後,有7成又會復發,原因在於翻身、換藥照護問題、及血糖等疾病控制不佳,而壓瘡盛行率在居家照護高達29%,好發年齡多為65歲以上,如果長期壓瘡、控制不佳,會不斷感染、惡化,嚴重甚側會敗血症、菌血症。

陳俊嘉強調,只要皮膚受壓同一個位置達2小時,就可能造成皮膚缺氧壞死,因此每2小時一定要翻身換位,壓瘡常發生在骨突處如尾底骨、腳跟處,如果晚上難以定時翻身,可考慮氣墊床、水床、矽膠麻等防壓、減壓輔具,國家對於失能者都有補助或租用。

洪阿嬤與先生同住,平常由外籍看護照顧,洪阿嬤糖尿病多年,長期臥床,近1、2年長出壓瘡,血糖也控制不佳,常常飆到2、300mg/dL,加上看護沒有2小時幫忙翻身,而經常平躺著,兒子每2週回家探望,兒媳幫婆婆洗澡時發現,尾椎的壓瘡竟然發黑、化膿送醫。

陳俊嘉及傷口中心醫師羅文鍵說,洪阿嬤送醫時傷口有8X8公分、深度1.5公分,深度達筋膜,疼痛不堪,經2次清創及及負壓抽吸換藥治療後逐漸恢復,醫院也衛教照顧者確實翻身並依傷口程度換適合的藥水,雖住家南投偏遠不方便就醫,每週LINE把照片回傳,醫護仍能掌握照顧情形,2個月半月後阿嬤縮小到2公分。

護理師賴瓊玲指出,為避長期臥床造成壓瘡,應確實2小時翻身擺位才能避免發生,先移上半身,再移下半身向自己內側,再到對面扶著病人的肩膀及臀部翻身,可輕微按摩;再用支撐物,如毛巾、棉被、枕頭支撐背部,使尾骶骨不壓在床面;接著在兩小腿間也墊著支撐,避免雙腳相互磨擦,及腳跟壓在床上,2小時後平躺,2小時再翻身另一邊,如果已經有壓瘡,也要落實每2小時翻身,傷口才能癒合更快。

護理師賴瓊玲指出,病人平躺時,在支小腿下墊枕頭或小棉被,避免腿部直接壓在床面;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人無關。(記者蔡淑媛攝)

護理師賴瓊玲提醒,為病人翻身側臥,在背後以枕頭或小棉被墊於背臀部,在兩小腿間也墊著支撐,避免雙腳相互磨擦壓迫;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人無關。(記者蔡淑媛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