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小「飛沫」傳播力驚人 長庚學者:勤洗手、保持距離防感染

2020/05/30 15:02

戴口罩可有效保護自己及別人,防止飛沫傳染。(資料照,記者叢昌瑾攝)

文/萬國華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遍及全球,重燃人類對未知傳染病的莫名恐懼與不安,人體產生的飛沫潛藏著攜帶病菌的危機,我們對於飛沫應有正確的認知,才能預防及減低感染的風險。

當說話、打噴嚏和咳嗽時會產生各種大小的微粒,懸浮在空氣中的液體微粒因具有飛行特性,故稱「飛沫」,亦屬「氣膠(Aerosols)」,而呼吸道感染者的飛沫,可能伴隨病原體散播至環境中。

當飛沫粒徑大於10 微米(μm)時,會因重力而快速沉降於環境表面,而飛沫≤10微米時可懸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如飛沫表面的水分蒸發形成細小且含病原體的「飛沫核」,可在空氣中停留更久的時間,將增加人體暴露與感染的風險。

說話、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可飛行1公尺距離

文獻指出,說話、打噴嚏或咳嗽過程產生的粗粒徑(>5微米)飛沫,可飛行約1公尺距離,飛行距離與通風條件有關,故與呼吸道感染者近距離接觸時有「飛沫傳染」風險;當飛沫≤5微米且病原體可在空氣中存活時,則有「空氣傳染」之虞,如肺結核、麻疹與水痘等。

從預防疾病傳播的觀點,有發燒或咳嗽等症狀的呼吸道感染者應主動配戴符合我國或國際標準的「一般醫用口罩」,且與他人交談時保持距離。

民眾在配戴口罩前應洗淨雙手,將有顏色的正面朝外,拉開口罩上下側並將耳帶掛上雙耳,再將鼻墊壓貼於鼻根部位,及確認口罩邊緣完全貼合包覆於臉頰與下巴處;拋棄口罩前,可先左右再上下對折後,以耳帶綁緊再丟棄至垃圾桶內,記得立即洗淨雙手。

可利用500 ppm(1:100)漂白水或75%酒精(對具有套膜的病毒有效)進行環境消毒工作,均可減低接觸傳染的機會。(資料照,記者劉曉欣攝)

基於飛沫特性,民眾可掌握二大原則,即「勤加洗手」與「保持距離」。特別提醒,含有病原體的飛沫可能沈降在公共場所的器物表面,因此最好不要隨意碰觸公共場所物體表面、避免用手觸摸眼鼻口與經常洗手,共餐時使用公筷母匙、避免交談及妥善覆蓋食物;又可利用500 ppm(1:100)漂白水或75%酒精(對具有套膜的病毒有效)進行環境消毒工作,均可減低接觸傳染的機會。

另外,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場所與密閉空間,與人說話保持距離,必要時配戴口罩,將有助於降低飛沫傳染風險。最後,提醒民眾持續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杜絕傳染病發生。(作者為長庚大學呼吸治療學系教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健康醫藥訊息,請上健康頻道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