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頸動脈血流速度太慢 認知功能衰退風險高

2019/10/28 16:59

國衛院發表研究指出,頸動脈血流速度太慢,認知功能衰退風險較高;左起依序是北榮醫師王培寧、國衛院群健所所長熊昭與副研究員莊紹源。(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最新研究指出,內頸動脈流速較低者會較流速較高者,認知功能衰退風險增加50%至70%,萬一又有血壓高的情況,風險會再提高,未來罹患失智症的機會也恐較大,提醒三高等高風險族群可定期接受頸動脈流速檢查,以利預防。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紹源與台北榮總宜蘭老年世代研究團隊共同合作,針對1684位50歲以上且認知功能正常的社區民眾進行收案,分析頸動脈流速、血壓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

研究主要鎖定內頸動脈流速當中的尖峰收縮流速(PSV)與末期舒張流速(EDV),再搭配簡易認知功能量表(MMSE)評估受試者的認知功能,結果發現內頸動脈流速較低者(PSV< 60 cm/sec與EDV< 27 cm/sec)較流速較高者(PSV> 68 cm/sec與EDV >32 cm/sec)增加50%至70%認知衰退風險。此外,收縮壓與認知功能表現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血壓愈高者,認知功能愈差。

莊紹源表示,研究團隊過去已發現出現較慢的總頸動脈流速時,發生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較高,此次則更進一步發現較低的內頸動脈流速與較高的血壓值,可能會提高認知功能衰退風險。

參與研究的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指出,大腦的血流主要由頸動脈供應,當頸動脈流速較低,可能代表腦內的血液循環較差,恐影響神經細胞的功能活動性。

莊紹源也解釋,頸動脈流速過慢,可能代表顱內的阻力較大,推估或許與大腦萎縮或顱內微血管疾病等問題有關,但實際狀況仍須待針對頸動脈流速與大腦結構與損傷之間的關係進行進一步研究,以了解其中的作用機制。

莊紹源也提醒,罹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的老年人等高風險族群,可考慮定期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以利掌握個人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及早預防缺血性中風與認知功能衰退發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