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增招醫學生 醫界︰醫師其實不患寡患不均

2016/07/31 06:00

記者吳亮儀、林惠琴/專題報導

因應醫師納入勞基法,衛福部研議增加醫學生名額,醫界普遍擔憂台灣醫師其實是「患不均,不患寡」、「醫療支出不夠養活這麼多醫師」;但醫改團體認為,醫師納入勞基法就是怕過勞影響醫療品質,合理增加醫師人力是必要配套。

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張上淳表示,現在很多聲音都說醫師不夠、五大皆空,國家缺少的主要還是主治醫師的數量,而不是住院醫師。住院醫師來來去去,重點在於長久的主治醫師數量,及各科別的分配。

目前公立醫院主治醫師每月薪資大約十幾、二十幾萬元,張上淳說,我國每年醫療支出約占GDP六%多,加上健保總額管制,若增加了醫生名額,這筆錢夠不夠養活這麼多醫師?

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張俊彥也表示,先要釐清缺什麼?缺多少?怎麼納入勞基法?總不能說明天加一百人、後天加兩百人,包括設備、師資、實習等,不能用喊的,不然未來滿街都是醫師。他認為政府應要在制度上改變,讓更多醫師在各地服務,而非集中在都會區,否則問題依舊。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也認為,都會區很多診所或基層醫師一天看診不到卅人,很多病患都往大醫院擠,急診室爆滿,若沒有推動均衡醫療體系,永遠都會有這問題,民眾在社區仍難得到即時且好的照顧,基層才會持續萎縮。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師鄭浩民指出,醫師必須爭取勞動權,但勢必出現人力缺口,就得增加醫師人數,在健保總額制度不變下,醫師所得恐會相對縮減、大家須有心理準備。若醫師人數再不增加,醫院就須縮減服務量,病患就會受到最大影響,例如英國、澳洲做胃鏡、手術等待時間可達一年以上,醫病關係恐更惡化,到時又要如何解決?

醫改會研究員辜智芬強調,就站在病患角度而言,一名醫師若連續開刀十幾廿多小時,等於和酒駕危險程度差不多,只要衛福部補充醫師人力的方式合理,都會支持。

林奏延坦言,過去,醫界和教育部都反對增加醫學生。不過,既然不可能從病患端「節流」,就一定得「開源」增加醫學生。

而且開源難靠「外援」,因為近十年僅五○四名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歐醫學歷醫師加入,每年約僅五十名,不足支應缺口,林奏延認為,與其開大門讓這些學生進來,「不如國內醫學系開放,我們水準比他們高很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