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追蹤這隻吉丁蟲 重寫台灣色彩美學

「野根莖」展以彩豔吉丁蟲作為主視覺。(記者何宗翰攝)

採訪、攝影◎記者何宗翰

拉黑子‧達立夫用塑膠、魚線、漂流木等海洋廢棄物打造出一座「海洋美術館」〈海美/沒館〉。(記者何宗翰攝)

藝術家張立人的〈戰鬥之城〉製作出大型的模型城市,做為動畫創作的場景。(記者何宗翰攝)

1984年,哈瓦那雙年展的發起人希望重新界定拉丁美洲藝術,從歐美藝術界搶回對「拉美」的定義權。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台灣雙年展邁入第10年,亦以「野根莖」為題,思考台灣當代藝術的根生於何處?莖伸向何方?

建築師陳宣誠與藝術家林彥伶合作的〈+300m野棲地〉,用常見的植物纖維,編織一座漂浮在半空、海拔300公尺以上的台灣。(記者何宗翰攝)

挑戰台北、西方中心 搶回定義權

〈東海岸,佑! 一起一起,自己自己〉重現反美麗灣違建時期的集體藝術行動。(記者何宗翰攝)

「你的台灣當代藝術不是你的台灣當代藝術,應該還有別的,不是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而是從中間的隙縫生長出來的。」策展人龔卓軍指出,這個命題有點挑戰以台北為中心、用西方當代藝術分類的台灣當代藝術想像,「但我們的當代藝術難道就只有這樣嗎?」

「野山海」單元將目光投向300公尺以上的、出自海濱的,具有在地反抗性與國際性的當代藝術,藝術家團體「東海岸佑」的〈東海岸,佑! 一起一起,自己自己〉,重現反美麗灣違建時期的集體藝術行動,用漂流木、竹子共構的原民聚會所「搭麓岸」,佔領了美術館外的草坪。

海洋垃圾打造「海沒管」 倡在地反抗

花蓮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用塑膠、魚線、漂流木等海洋廢棄物打造出一座「海洋美術館」〈海美/沒館〉,也有「海洋沒人管」之意。建築師陳宣誠與藝術家林彥伶合作的〈+300m野棲地〉,用常見的植物纖維,編織一座飄浮在半空、海拔300公尺以上的台灣,不再從開發過度的盆地視角觀看。

「野史野影」、「野身體」單元回顧台灣1960到1980年代的藝術社群與小劇場實驗創作,包括攝影家莊靈拍攝的《劇場》雜誌活動紀錄,導演陳耀圻的紀錄短片《上山》,畫家席德進田野踏查古蹟與老宅的幻燈片、以及1987年小劇場工作者王墨林在三芝飛碟屋策劃的《拾月》劇展等。

莊靈表示,50年前和同伴們發行《劇場》雜誌、首演貝克特的《等待果陀》,當時只覺得想做、該做,就不顧一切的做了,被「野根莖」視為台灣當代藝術源頭,可能是在作法跟創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野」是因為生存條件嚴苛而自生自滅。

當代藝術走出場館 反思生態人文

「野家屋」單元則呼應首屆台灣雙年展的主題:家,呈現從1990年代房地產飆漲開始,對於家屋的不同想像;藝術家張立人的〈戰鬥之城〉製作出大型的模型城市,做為動畫創作的場景,看似仿真,但其實是根據兒時記憶打造而成。

「野根莖」展以彩豔吉丁蟲做為主視覺,龔卓軍說,牠的排灣族語名意為「追隨陽光的腳印」,腳印是陽光在山上移動的陰影,是在高山較容易見到的景象;吉丁蟲的鞘翅色澤七彩,自古以來常被做為裝飾品,希望這種原生色彩表現,能啟發一套新的色彩美學系統。

「我們的海洋沒人管、高山沒人管,因為選票都在城市裡面。」龔卓軍說,台灣雙年展當然應該思考什麼是台灣當代藝術,「我們希望去管那些沒人管的,希望讓藝廊、美術館外的思考、生態,美術史之外的時間、起源與事件,能夠重新被書寫。」

「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

時間:即日起至108年2月10日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