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提升生產力的換腦行動

2016/05/30 06:00

◎歐陽書劍

尖端科技或新技術名詞,和流行觀念一樣,在網路時代都能迅速傳播,領先的思維也只有幾分鐘的賞味期,科技成果理論上應該能被廣泛使用,可是各國勞動生產力的成長速度卻多減緩;經濟發展方向可能走偏了,而且不只在台灣。

知名經濟學家梭羅(Robert M. Solow)在一九八七年發表於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文章提到,外界認為自動化創新將引起製造業的產業革命,當時並未發生,伴隨科技發展的反而是各國生產力成長速度的減緩,即使是當時製造業如日方中的日本亦是如此;他因此寫下「電腦世紀的蹤跡到處可見,但卻未出現在生產力統計中」。

過了將近三十年,雖然科技進步依然快速,電腦、網路、智慧手機的應用普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但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七大工業國(G7)之法、德、日及義大利等國從一九七○年代起,勞動生產力的成長就有減緩趨勢,並未因科技的深化應用而有改變;即使知識擴散、金融及基礎建設廣佈、知識經濟受到更多重視,然而美、英及加拿大等國的生產力成長速度,也在二○○○年起走緩。

依產量計算的勞動生產力是指單位時間內,每一員工可以生產的產品數量。我國勞動生產力成長率起伏甚大,但也大約在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與先進國家一樣,開始呈現下滑走勢,在金融海嘯後,不再快速成長的情形尤為明顯,並未因科技進步及擴大應用,或產業升級的長期呼聲而有反轉向上情形。

科技發展似乎一日千里,應用在生產的方法日新月異,現在甚至突破金融產業的主要業務,想要以效率競逐主流地位,到處都有人力可能被快速取代的憂慮,但各國勞動生產力卻未能因此加速成長,「梭羅矛盾」持續存在,共享經濟、網路發展解釋了部分原因,但全球拚經濟的發展模式,顯然都有檢討空間。

過去貧富差距對消費的影響,以及因而對經濟發展造成衝擊的狀況,就是受關注的議題;而分配不均與生產力的關係,在全球經濟表現不佳的情況下,也吸引更多目光。尤其是在金融海嘯後,各國中央銀行擴大寬鬆政策,一再撒錢救經濟,雖然帶動部分金融市場的榮景,但對提振實體經濟的成效不彰,不僅經濟成長有限,且反而增加了不均的現象,引發社會不安,更加深了疑慮。

隨著政經情勢變動,雖有更多國家推動包容性成長(inclusive growth),希望達到機會均等、成果共享的目標,不過並未有顯著成果,OECD在六月一日舉辦的部長會議中,因此設定提高生產力並達成包容性成長(Enhancing productivity for inclusive growth)的主題,希望探討生產力成長減緩及貧富不均程度提高的現象,發掘二者的關係與解決的可能方法。

從過去台灣、韓國、日本、德國、中國,以及美國製造業的興衰過程可以發現,科技的發展與應用,或許是產業競爭的核心,但在國際市場上競逐,有成本以外的更多影響因素,而單純從統計數字觀察,僅僅科技的進步,也不必然能夠持續提高生產效率,除了偽科技存在、應用方式的選擇風險外,調整過程還有痛苦的過渡成本。看到這樣的現象,才不會心存拚經濟一步到位的幻想。

提高勞動生產力是良性擴大經濟規模及競爭力的方法,不過,科技和創新不必然能加快生產力的增速;或可藉道包容性成長,除了澤惠眾生,也要建立可讓每個人充分發揮其能力的機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