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銷售升不敵債務憂慮 太陽能股價溜滑梯

2016/05/23 06:00

太陽能板的需求及銷售激增,市場卻對太陽能產業過度負債的疑慮加深,導致太陽能類股今年以來表現不佳。(路透)

編譯楊芙宜/特譯

彭博新聞報導,世界太陽能板的銷售不斷增加,隨著美國延長減稅優惠、裝置價格下滑,美、中、法等大國年底前擬通過巴黎氣候協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太陽能發電的需求也跟著提升;不過種種基本面利多消息卻未能挽救太陽能指標股表現,投資人擔憂企業負債過高的財務結構,恐衝擊實質獲利。

太陽能指數 慘跌逾30%

迄5月9日止,彭博追蹤20家太陽能大廠的指數(BI Global Large Solar Energy)今年已慘跌逾30%,比煤礦業股價表現還慘。太陽能裝置激增和全球潔淨能源需求上升,不敵投資人擔憂業界普遍以負債發展的策略,尤其國際太陽能大廠紛傳破產、債務瀕違約、下修財測的消息。

世界最大潔淨能源公司愛迪生太陽能(SunEdison),已經宣布破產;一度是生產太陽能板最大廠的中國英利綠色能源控股,債務瀕臨違約;而美國房頂太陽能板裝置龍頭太陽城公司(SolarCity),7個月來第3度下修裝置容量的預測,導致股價10日重挫21%,創3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舊金山創投公司DBL Partners管理合夥人普方德(Nancy Pfund)表示,外界稱之為「太陽飛車(solarcoaster)」,不是沒有原因,產業動態消息不斷傳來,正面和負面的都有,「投資人要弄清楚最新發展,並不容易」。

太陽能產業動盪不是新鮮事。過去10年,太陽能業界急起急落,在泡沫破裂後破產的包括中國無錫尚德電力和德國Q-Cells,兩者都一度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板製造商。

儘管如此,市場仍然看好未來5年太陽能產業的需求前景,部分業者的危機,其他業者不必然會出現。彭博新能源財經預估,迄2020年,開發商將裝置太陽能發電48.4吉瓦(GW,10億瓦),是過去5年裝置容量的2倍多。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分析師齊諾(Angelo Zino)表示,對太陽能產業來說,「比較是觀點、而非真正基本面的問題」,因為基本面持續在改善當中。紐約避險基金塞倫蓋蒂(Serengeti)資產管理公司合夥人必道爾(Leslie D. Biddle)說,這意味著目前太陽能股票或許划得來,是「買進」機會。

投資人對太陽能產業發展的看法不一,正在研究企業財務在槓桿融資的操作下,製造和安裝太陽能板能否依然獲利的證據。太陽能開發商光束發電(Lightbeam Electric)前總裁威得利懷特(Carl Weatherley-White)說,投資人很快就損失很多資金在愛迪生太陽能公司,很擔憂未來產業前景,「我們需要見到上市公司1、2季穩定的成功表現」。

愛迪生負債高達161億美元

聚光式太陽能大廠阿文戈亞(Abengoa)為了避免成為西班牙最大宗公司破產案,正尋求投資人支持94億歐元(約107億美元)的債務重組計畫。避險基金經理人查諾斯(Jim Chanos)本月初指出,今年股價已腰斬的太陽城公司預期恐面臨更多「財務問題」,部分原因在於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安裝上都虧錢。

愛迪生太陽能4月間尋求破產保護時,負債高達161億美元,創太陽能業界最大破產案例。該公司以收購來急速擴張版圖,去年7月宣布以22億美元收購住宅型太陽能系統大廠Vivint Solar,但財務結構過度複雜及依賴槓桿,加上收益未如預期,導致債台高築。

住宅大陽能板安裝商桑諾瓦(Sunnova)能源的執行長伯格(John Berger)指出,財務問題不僅止於大廠,許多太陽能公司都存在「不惜代價拚成長」的商業模式,未能獲利之餘,也無法長久持續下去。

即使有獲利的企業,也在摸索及修正經營路線。美國最大太陽能板製造商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上月曾表示,計畫把未來成長的重心放在製造和銷售高效率太陽能板上,而非蓋更大的發電廠。但幾週後,該公司就宣布將撤換執行長。分析師辛得勒表示,儘管裝備成本低、激增需求,太陽能經濟學的條件一直未能好轉,「股價也未能充分反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