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官衙毀諾 台新金輸剩三張紙

2014/12/09 06:00

記者鄭琪芳/特稿

彰銀董事改選,台新金的大敗,正是「民與官鬥」的最慘烈下場。經此一役,台新金不僅失去一家子銀行,還須認列一四八億元虧損。九年前相信政府承諾,以天價標下彰銀股權的台新金,如今輸到只剩下三張紙(一張公告、兩頁公函);只能說,台新金花了數百億元,學到了一個「政府不能輕信」的教訓。

台新金於二○○五年七月以每股廿六.一二元、總價三六五.六億元標下彰銀私募特別股,取得彰銀股權廿二.五%,溢價高達四十五%;但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卻認為「高貴不貴」,就是看準未來台新銀與彰銀合併的利基。

這宗交易因扯上扁政府的「二次金改」,被國民黨冠上「賤賣國產」的臭名,馬政府不願照單全收。因此,即使檢調查無不法,即使彰銀已是台新金子銀行,公股仍遲不放手,堅持反對彰銀與台新銀合併。

合併案無法推展,不僅難以發揮綜效,更導致台新金「雙重槓桿比率」過高,西進中國因此受阻。為了解套,台新金去年二月提出「彰銀併台新銀」的構想,讓台新銀成為消滅銀行,甚至不排除將台新金更名彰銀金。對台新金而言,或許已是最大的讓步,但此舉卻激怒了財政部,也為此次的改選大戰揭開序幕。

這次公股大勝,粉碎了台新金的合併夢,表面上公股是面子及裡子雙贏,實際上卻傷害政府威信。如果連政府白紙黑字承諾的「由得標人取得過半董監席次」,都可以因政黨輪替而成為廢紙,試問,以後有哪一家企業敢跟政府有生意往來?外資又如何看待台灣的投資環境?

比較富邦併北銀

有雙重標準之嫌

另外,此事也凸顯馬政府的雙重標準。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期,不顧反對推動富邦銀合併台北銀,還爆發「魚翅宴」、「政治獻金」等爭議;如今,馬政府卻不惜毀諾也要反對彰銀與台新銀合併,難道馬政府永遠是政治考量凌駕專業?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