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中產階級站出來

2014/11/24 06:00

◎歐陽書劍

美國億萬富翁漢諾爾(Nick Hanauer)鼓吹由中產階級往外擴散的經濟(Middle-out economy),試圖弭平社會階層的對立。但是,現實社會的實質進步,無法依賴呼籲,中產階級及中間選民若不在選戰中站出來(Middle out)表達立場,就只能接受自己的主張永遠消失在選戰的議題中,從此「中間.消失」(Middle, out)。

選前最後一個週末假日,台北市民見證柯、連兩陣營笑容與哭泣的鮮明對比。選戰後期面對各種攻擊的柯文哲,選擇以愛歡笑地擁抱台北,完成超越藍綠向前看的策略。遊行嘉年華聚集了難得的歡樂,不過,改變一向不容易,因為社會機構本來就是有利於合理化現存的各種不合理。

漢諾爾的想法就和大多數財富排名前○.一%的鉅富不同,他同時也招惹不少財經專家無情的嘲諷。主流社會認為企業獲利,才有能力僱用員工,經濟才能發展,所以員工薪資無法太高;漢諾爾則認為企業需要有消費者,才能銷售商品,整體地看,所有企業的員工就是廣大的消費者,員工有足夠薪資才能消費,才能創造美國經濟的繁榮。

成本是企業競爭的利器之一,但由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可以發現消費者也確是衣食父母,不過漢諾爾的說法,有不少反對的聲音,有人直指他操弄數據,或指出商品的生產和消費間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沒有先後問題,更多人重複強調企業家的貢獻;只是就像漢諾爾直陳,企業家壓縮員工薪資,卻希望每位消費者都很有錢,這是一種矛盾。

漢諾爾強調鼓吹Middle-out economy只在穩定社會,避免過激的貧富差距造成階級爭鬥。不過,在全球均衡已受關注的此時,國家內的不平衡,還未受應有的重視。

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呈兩極化發展,開發中國家很快恢復成長的彈性,但已開發國家卻遲滯不前,近來情勢逆轉,開發中國家陷於高成長不再的風險,已開發國家只有美國帶動下,走出陰影。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認同,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均衡,無法永久持續。但一個國家之內的不均衡,卻在主流意見中消逝,貧富不均的問題,仍被權貴階級極力打壓。

當資本主義發展至更極端階段,貪富差距不會自然縮減,美國是一個例子,他們七十幾年來的抱怨,也是台灣的現在進行式。台灣需要改變,要有能真正代表人民的領導人。中產階級一向被認為是穩定的力量,但穩定的力量是在穩定社會的價值,不是穩定某個政黨或某個人的政權。

當中產階級買不起房子,已不是步入已開發國家的正常社會。這一波貧富差距的反省,不是過去階級鬥爭的延續,而是出自善意的檢討,希望經濟成長能夠永續、社會能夠和諧;對所得不均擴大的焦慮,是擔心社會出現紛爭,希望及時以合理的制度因應。

選舉原是意見交流可以最暢通的時候,但在台灣,藍綠對決綁架了理性對話的空間,雖令大多數人厭惡,卻被有心人操弄,做為撕裂集體情感、切割選票的工具。這時候,只有中產階級表達立場,才能走出薪資無法成長的苦痛期。

中產階級是穩定的力量,但也是改變的力量,當集體的意識獲得共識,這樣的社會力量無疑最為強大。透過選舉產生的改變,只有廣大中產階級加入,才能成功。當社會分裂到一定的程度,必須有修補的機制或領導者,柯文哲無疑是更適合的人選。

我們原本就生活在彩色的世界,只有多元才能成就這樣的色彩。兩大黨共存後,超越藍綠的機會不多,十一月廿九日,中產階級應站出來要回生活應有的色彩,而改變了台北的顏色,也就改變了台灣的顏色。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