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鑑寶節目戲劇化 珠寶業︰賣擱亂啊

2014/09/24 08:00

高價求售、抗議買貴爭議頻現

〔記者林美芬、謝文華/台北報導〕近年來電視珠寶、古玩鑑定及鑑價節目夯,但過程「戲劇化」、鑑價「娛樂化」,台北市金銀珠寶公會出面槓上這些鑑寶節目,指控其破壞市場交易秩序,誤導民眾對珠寶認定及價值判斷;公會除向這些節目製作單位抗議外,也正式行文行政院消保會、經濟部等相關主管單位,建議推動珠寶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制度,健全金銀珠寶產業正常發展環境及秩序。

台北市金銀珠寶公會理事長洪長庚、召集人石文信強調,並不反對電視節目對珠寶古玩之類進行鑑定,但「鑑定」不等於「鑑價」。

石文信指出,台灣金銀珠寶業本身並未推動鑑價師資格、官方也無認證制度,業者開出的珠寶價格,是參酌市場成交行情,業者敢打包票可回收,不會開出有行無市的價格;但電視鑑寶節目為了製造綜藝娛樂效果,一個在夜市三十元就可買到的玉鐲,竟可鑑定出數十萬元價值。

他抱怨,就有民眾拿著在電視鑑寶出的天價珠寶,跑到珠寶店、銀樓要求業者買進,若業者提出質疑、就罵業者不誠實;或是業者賣出的珠寶竟被鑑價成一文不值,跑回到銀樓要求退貨;這種情況愈來愈多,造成市場交易與信用秩序大亂,業者商譽也跟著受損。

洪長庚舉例,如玉石類珠寶,分成ABC三級,A級是純天然、沒有加工過的,價格自然高;B級是有雜質寶石,經人工優化處理,雖外觀漂亮,但價格較低;C級就是染色或塑膠之類,彼此間切割很清楚,但部分鑑寶節目似乎把所有的B級貨全打成C級貨,甚至一文不值,這是嚴重誤導。

他們說,不止銀樓珠寶業者受到傷害,不少古玩、骨董錶業者也紛紛向這些鑑寶節目或所謂鑑寶專家抗議,要求不要胡亂鑑價。

洪長庚建議,這類型節目應該只能鑑定真假、非鑑定價格,甚至應比照基金廣告的警語條款,在節目加註警語,明確告知鑑價結果僅供參考,以避免滋生不必要的交易紛爭。

公會籲加註警語「僅供參考」

行政院消保處副處長吳政學指出,全國每年接獲約四萬件消費爭議,今年僅十七件與珠寶有關,有四件為珠寶等級及價格相關爭議,其中有一件是指控花了兩百一十萬買鑽戒,但找另一家鑑定只值九十五萬到九十九萬元,這四件仍在協調中,無法得知是否與珠寶鑑定節目有關。

吳政學表示,消保會將行文NCC,請NCC依其專業及權責認定,未來與珠寶鑑定相關的節目,是否必須在螢幕旁打上警語。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