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韓FTA威脅論 管接棒︰掀新產業外移

2014/07/24 08:00

核准赴中投資及僑外資來台投資金額

出口中國產品 將被韓取代

〔記者陳梅英、高嘉和/台北報導〕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昨接受廣播電台訪問時指出,當中韓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最大的衝擊還不只因關稅緣故,台灣出口到中國產品將被韓國取代,而是新一波的產業外移,將重創台灣經濟成長與就業。

自經區條例下週再度闖關立法院臨時會,且兩岸預計八月中重啟貨貿談判,馬政府近來頻推中韓FTA威脅論,幫自經區及兩岸貨貿「暖身」;不只國發會,總統府早對經濟部下達指示、發動媒體戰,近兩週強打一系列中韓FTA對台灣產業衝擊調查,以官方文宣配合通訊社在內的數家特定媒體操作,指定「衝擊」、「重創」、「受災」等關鍵字來影響輿論。

管中閔指出,因台、韓出口產品有許多重疊,推估屆時兩國有高度競爭的產業,如紡織、石化、塑膠與光學器材將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初估,台灣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可能有二%到五.四%的項目因少了關稅優惠,直接被韓國取代,產值介於三十億到八十億美元。

至於是否會影響台灣就業?他說,短期難以評估,但台灣產業發展受限是絕對的;以工具機為例,過去一方面遭遇中國低價競爭,另有日本高價障礙,現在這些國家都有FTA,就台灣沒有,我們的產品先天上就遇到關稅劣勢。

管中閔強調,「如果產品本身輸給別人,那是本領不足;若輸在立足點,還要強逼廠商與別人競爭,就是不公平」。他說,政府積極推動兩岸貨貿商談,就是要讓台灣廠商有平等的立足點向外競爭。

關稅不平等 產業布局將變

他再度強調,「這完全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正會發生的情況」;中韓簽訂FTA的最大威脅還不是產品取代,而是外商或台灣本地業者體認到,在台生產出口將遇到關稅上不平等待遇,就會開始改變產業布局。

他分析,這些廠商不會敲鑼打鼓說要走掉,但心中盤算會改變,「未來幾年,這種產業位(外)移行動將會發生,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當廠商啟動另一波外移,台灣本都保不住了,經濟成長與就業將會受到嚴重衝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