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學者醫團質疑︰中資捐助不設限 恐鯨吞台醫院

2014/04/03 06:00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馬政府與中國簽訂醫療服貿協議,學者及醫療團體抨擊,放眼世界,沒有國家把國內醫療健康納入經貿談判協議的;且協議還開放中資可「捐助」台灣醫院,沒有設立上限。雖規定中資不可超過醫院三分之一董事,但經私下運作,難保台灣醫院經營權不會整碗被中資捧走。

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鄭雅文質疑,政府強調服貿對國內醫療有好處,卻一直說不清,就因說的根本不是事實。

她指出,中國新增可開設「合、獨資醫院」的城市,但大家都知道,最終「批審權」在中國政府,有很多潛規則,這也是台灣醫院到中國設立醫院意願低落原因。

鄭雅文分析,中國很多醫院是公立或軍系醫院,醫師多是公職,台資醫院在中國很難招到醫師;且每一科都要申請執照,一個醫院若設有五十科,就要五十張執照,光申請執照就有得「磨」了,還不包括醫療糾紛等更複雜的問題。

國內醫療納經貿協議 前所未聞

她指出,相對台灣開放部分,不像中國有地點及家數的限制,尤其中資「捐助」台灣醫院沒有設立上限,中資只要用併購就可避開新設醫院,相關單位要如何審查把關?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也認為,中資「捐助」資金沒有上限,而中資擔任董事會董事雖不能超過三分之一,但沒有說不能擔任董事長,若有心,中資可請台灣人頭擔任董事,要掌握一家醫院的董事會有何困難?

醫改會研究發展組組長朱顯光表示,放眼世界,沒有國家把健康醫療拿來做為經貿談判的標的,醫院是公益非營利的,主要是照顧本地人;而醫師及護士的養成,政府都有補貼,國內醫院收入是健保,雙邊開放醫療,投資及人才都到中國,等於掏空台灣醫療資源。

朱顯光批評,衛福部一再強調開放中資去協助偏遠醫療,根本是空殼子,台灣的醫院都不願去,為何中資要做?此外,國內醫院是財團法人、非營利組織,但台灣現有醫院財務交易複雜,用租金、採購等手法來掩護,主管單位連國內法人醫院財務都弄不清,中資來台,政府有能力監督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