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保單當定存 利變型市占首破6成

2019/04/15 06:00

9成保單 被當儲蓄理財工具

去年業者擴大海外資金槓桿操作

造成匯損逾2309億元創新高

〔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台灣人愛買保單,卻將保單當成儲蓄或理財工具。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國人平均一人有二.五張以上壽險保單,壽險滲透率(保費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高居全球第一;但買的不是保障型,多是投資型、儲蓄險,光是宣告利率的利變壽險、利變年金,去年新契約保費就賣破七千五百億元,占比約五成五,今年前二月更爆表到超過六成二。

業者競相在宣告利率上喊價吸金

近幾年受低利率環境影響,股匯市波動風險又高,台灣民眾更依賴「保本商品」,壽險業競相推出各類利變型保單,在宣告利率上競相喊價吸金,壽險業滿手資金,只能不斷要求提高海外投資金額,擴大資金槓桿,造成壽險業去年創逾二三○九億元的史上最高匯損紀錄。

今年各大壽險持續狂打利率戰,紛推利變型保單拚高利率,還有美元計價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上調到四%;在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警告「不能亂喊價」後才降溫,四月起各大壽險宣布調降台幣與美元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

壽險公會統計,去年利變壽險新契約保費六九五八億元、年增十一.九六%,加計利變年金保費約五八○億元,宣告利率的保單去年銷售逾七千五百億元、占比達五十五%;今年前二月,利變型商品占壽險新契約保費更達六成二,又改寫新高。

禁以「宣告利率」打敗定存招攬

金管會已再度示警,禁止業者用「宣告利率」或「保單報酬率」與其他金融商品做比較,業務員最好也別用「打敗定存」等話術來招攬,並禁止業者用投資目的來銷售,扭曲保險保障的本質。

壽險業者坦言,銀行通路已占保費收入來源的五成七,只要有一定金額定存到期,基於銷售佣金考量,銀行多會以高出定存利率一截的宣告利率,來遊說存戶將定存轉為躉繳的利變型保單;但利變型保單得負擔保險成本及附加費用,若要提前解約,需收取解約費,外幣計價還有匯率風險,「宣告利率」並非「保證利率」,買利變型保單也不保證穩賺不賠。

小辭典》利變型保單 不保利、不得為負

利變型保單不保「利」!

利變型保單意即利率變動型保險,源自日本保險業因應低利率環境、避免「利差損」持續擴大而推出,台灣卻是升息也賣、降息也賣。

利變型保單分為利率變動型年金及利率變動型壽險兩種。由保戶保費扣除相關費用後,依保險公司每期公告的「宣告利率」,計算出該保單的保單價值準備金;「宣告利率」則依利變型保單的可運用資金投資組合收益,扣除相關費用,並參考當時市場利率水準訂定,並不負保證最低宣告利率的責任,但不得為負數。(記者高嘉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