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訪》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5缺外 還多了3缺 缺資金、通路、輔導 中小企業盼政府關愛

2017/11/06 06:00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記者羅倩宜攝)

記者羅倩宜/專訪

國內企業有九成以上是中小企業,僱用人力也占全國就業人口接近八成,但因為資源不及大企業多,聲音容易被政府忽略,過去一年多,一個政策大浪打來,包括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受到的衝擊也最大。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接受本報專訪,指除了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等「五缺」問題,中小企業還多了三缺:「缺資金」、「缺通路」、「缺輔導」,總共有八缺,期待政府以大方向、大格局提出一套完整的規劃,協助中小企業突破困境、面對挑戰。

問:過去台灣經濟起飛,是由「一卡皮箱走天下」的中小企業撐起,請問目前台灣中小企業有何不同?

答:台灣的中小企業,活力還是比亞洲各國強。國內目前有一四○.八萬家中小企業,占總企業數的近九十八%,跟日、韓、新加坡的比例差不多。若以就業人數比例來看,台灣可說名列前茅,中小企業就業人數約在八八○萬人上下,占總就業人數的七成八,高於日本的六成、新加坡的七成、英法的四到六成。

台灣中小企業過去確實給人「一卡皮箱走天下」的深刻印象,但發展到今天,若從市場來看,中小企業已變得以內銷為主。根據經濟部統計,二○一五年中小企業約有十一.八兆元的營業額,其中十.三兆元或八成五以上是內銷。這當中,前兩大分別是批發零售業及製造業,第三則是營造業。

我舉這些數字,是想說明中小企業在國家經濟的重要性,像螞蟻雄兵一樣,創造了台灣最大的就業機會,扮演穩定社會、穩定經濟的角色。目前中小企業的另一特色是比較依賴內需市場,能夠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的固然也有,也做得不錯,但比重畢竟不如擁有龐大資源的上市櫃公司那麼多。中小企業一年十一.八兆元的營業額中,只有低於十五%是出口。換句話說,中小企業大多根留台灣、市場在台灣;因此國內的投資環境及消費環境,對中小企業來說特別重要。

問:全國工業總會曾提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等「五缺」問題。中小企業目前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答:其實中小企業雖然彈性好,應變靈活,但所面對的經營大環境,還是很艱困,只能用「內憂外患」來形容。「內憂」指的是國內生產要素不足。比方說,只要遭逢旱季缺水、電價上漲、甚至非核家園推動過程中的供電不穩定問題,中小企業就會首當其衝。另外,台灣社會邁向高齡及少子化,人力短缺愈來愈嚴重,最難徵才的是誰?也是中小企業。除了工總提的「五缺」之外,中小企業還多了三缺:「缺資金」、「缺通路」、「缺輔導」;總共有八缺。

前瞻預算數百億 撥零頭挺中小企

在「缺資金」方面,一般銀行要放款出去,以大企業優先;真正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財務能力都不太夠,往往抵押品或信用額度不足,銀行怎麼可能借錢給你?就算借了,雨天也是第一個收傘的對象。當然政府設了不少財源,例如「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立意固然良好,但「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去年受惠得到融資的企業僅十一.八萬戶,覆蓋率還不到十分之一。

「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則是用來辦理輔導計畫、補助中小企業在高附加價值或新產品新技術的支出,過去幾十年有不少廠商受惠。這項基金全盛時期曾達九十二億元,但近幾年卻未再挹注,因此規模持續萎縮,到今年六月只剩十六億元。而基金每年固定支出至少八億,眼看著明年就要斷炊。相形之下,農委會今年投入超過兩百億元推動新農業,七十八萬農戶都有機會受惠;我真的要說,這個比例太過懸殊。前瞻基礎建設的預算高達幾百億,政府只要願意撥出一點點零頭,就可嘉惠中小企業。

儘速修勞基法 結束一例一休紛擾

另外「缺通路」也是一大問題,現在除了傳統銷售通路,還有網路,固然中小企業的好產品或好服務多了一個推廣的管道,但資源還是相當有限。到海外找代理商或經銷商,因為企業規模小,也經常碰壁;「缺輔導」則涉及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也需要政府更多幫忙。

除了「八缺」,另一個內憂是勞基法的衝擊,這一年多來導致中小企業成本升高、投資意願低落、競爭力下滑。所以我們很樂見近期勞動部終於推出了修法版本,也很期盼國會儘快通過,結束一例一休的紛擾。

中小企業面臨的「外患」問題,則是海外市場比重下降。目前中小企業很依賴國內市場,其實早年情況並沒有那麼嚴重。一九九七年中小企業出口金額,占整體出口比重還有二十六.四%,到了去年,只剩下十五.四%。主要原因就是新興國家的供應鏈已經崛起,而台灣又與區域經貿整合不足。

長久以來,台灣以代工為主,缺乏關鍵零組件和關鍵技術;過去十年,中國發展出完整的產業供應鏈,不論是電子業、紡織業或服務業,背後都代表了很多國內中小企業的商機遭到排擠。另外,東南亞各國也在快速發展,使得台灣在產業鏈的分工上,角色愈來愈被弱化,才會造成中小企業的出口金額逐年下滑,外銷不振,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愈來愈落後。

問:新政府上任快兩年,中小企業感受如何?給政府什麼建議?

答:坦白說,前一陣子我們是滿憂心的,因為每一個政策的大浪打過來,包括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中小企業。上市櫃大公司,若對大環境的艱困有所不滿,還可以分散到海外生產,或到其他國家找商機;但中小企業的主力在台灣,跑不出去;而且因為個別企業的知名度不高,聲音不容易被聽見。就拿一例一休來說,過去一年多,各縣市的會員每次看到我就問:「到底有沒有把中小企業的心聲反映給政府知道?」我說:「怎麼沒有,常常講,每次見到政府官員見面就會講。」

中小企業只是很謙卑地期望,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先傾聽各界心聲,再做通盤考量;畢竟中小企業生存已經不容易,如果不時還要面對政策變化帶來的傷害,必須花更大的力氣去調整。以能源政策為例,非核家園是很好的目標,並不是不該做,但在推動的過程中,應該務實地做,保障供電穩定。今年八一五全台大停電,很多中小企業都嚇了一大跳,工廠的生產線停擺、服務業也喊卡;所幸大多地區復電還算快,造成的損失不大。但不能讓中小企業一直處在缺電的擔驚受怕中,政府應該拿出一套完整的規劃,協助中小企業面對新能源時代。

其實能源政策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蔡英文政府的目標是要在二○二五年前達到再生能源二十%的比重,現在看起來好像有些挑戰。不過若從中小企業著手,綠電有機會更快速普及,例如補助中小企業建置太陽能、或者建立小區域的分散式獨立電網。

設中小企業總處 拉高到政院層級

另外我也建議政府,把中小企業的主管機關層級拉高到行政院、甚至總統府,機關名稱調整為「中小企業總處」。因為中小企業涉及的面向太廣,包括產業、金融、稅務、創新研發、勞資關係等,目前只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獨力承擔,太辛苦,也缺乏足夠資源做跨部會的協調。

中小企業一直是默默努力、相對沒有聲音的大多數,意見常被忽略。但就像蔡總統說的,「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支柱,是國家穩定的力量」,因此我們真的很期待,未來政府在制定政策或分配資源時,無論是五加二、加三、或加N,都要加中小企業,不管五缺或八缺,就是不能缺中小企業,希望多給中小企業一點關愛的眼神;最後在國家發展、區域經濟或兩岸關係上,都能從大格局、大方向的角度來思考,中小企業才能真正擁有「幸福感」。

林慧瑛小檔案

現職: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日馳企業總裁

學歷:中興大學社會學系、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企管研究所、行政院女性領導發展研究班結業

經歷:台北市中小企業協會榮譽理事長、台北市新世紀扶輪社社長、傑出仕女聯誼會會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