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品牌故事>呼吸器專利戰役 小蝦米打贏大鯨魚

2017/04/17 06:00

雃博呼吸治療器2013年被國際大廠ResMed控告侵權,當時的雃博總經理李永川(右)舉行記者會反擊。圖左為律師周延鵬。(記者陳永吉攝)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雃博以氣墊床起家,切入品牌一開始也算順遂,在氣墊床外,想要多一個核心能力,知道氣墊床核心技術是馬達,而馬達是呼吸治療器的關鍵零件,且睡眠治療是一個大產業,因此雃博成立研發團隊進軍睡眠治療產業。

進軍睡眠治療產業

其實雃博研發呼吸治療器的時間不算短,真正能搬上檯面的是第三代產品,掌握微型無刷馬達的關鍵技術,成為當時市面上最小的呼吸器,並在2012年拿到「台灣精品銀質獎」,先在歐洲銷售,緊接著進入美國市場,沒想到,競爭對手早就等著要告他們,這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成為近年台灣最經典的專利戰役。

雃博董事長李永川說,2012年10月雃博才在美國開賣呼吸治療器,而且賣的數量不多,但是隔年4月就收到國貿局連發3封信,通知他們被告了!而且告他們的是全球前兩大廠之一的ResMed,這家公司2012年睡眠相關產品營業額為400億台幣,而雃博相關產品營業額才4億台幣,可以說是他們的100倍大。

雖然知道做品牌早晚會被告,但是雃博被告當下,李永川有點措手不及,面臨這個創業以來的最大危機,他先盤點公司資產跟產品,評估最大損失仍在公司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就決定正面迎戰,請來曾當過鴻海法務長的周延鵬為主要律師,在美國打起專利訴訟。

時間經過一年多,終於傳來好消息,雃博在這場專利大戰,戰勝國際大廠,未來雃博的呼吸治療器能在全世界銷售,只是這場戰役耗費雃博2億元費用,問李永川這個代價會不會太高?他說,「任何事情沒辦法重來,時空都會改變,比較重要的是,從成敗得到多少經驗」,不過繳了這個學費,至少知道這些國際A咖公司到底是怎麼玩你的。

李永川說,有了這次教訓,讓雃博更體會到,開發新產品或服務前,會把專利跟智財權提前納入評估,把專利先佈建起來,避免踩到別人的地雷,把這些內化為SOP跟公司的DNA,以後避免犯錯,「不一定要流血才能體會成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