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三仙台悲情寄居蟹 學者痛心:牠們幾乎都背著垃圾殼

這隻短腕陸寄居蟹背著廢棄瓶蓋的塑膠殼。(邱郁文提供)

這隻短腕陸寄居蟹背著廢棄瓶蓋的塑膠殼。(邱郁文提供)

2018/04/22 20:42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成功大學教授邱郁文上週前往台東三仙台調查寄居蟹生態,記錄到14隻短腕陸寄居蟹,竟然背的幾乎都是垃圾塑膠殼,而少數有殼可背的個體,不是殘破不堪的破殼,就是無法蔽體的小殼,讓他欲哭無淚。

他痛心地說:「如果,這不是上天開的玩笑,就絕對是警告人類的活地獄。」還說:「人,可以說是生物演化大戲裡的『了尾仔囝』,散盡自然資源家產,也牽累了家人和這唯一的家。」

邱郁文表示,寄居蟹的殼源不足,造成塑膠製品成為荒謬的替代品,很多海岸的寄居蟹也都有類似的問題,只是嚴重程度及面臨的問題不一樣。他以台南的寄居蟹為例,一樣面臨無適合的殼可背的困境,但台南這裡因靠近農地、防風林,有非洲蝸牛的殼可以代替,但蝸牛殼因薄又脆弱,對寄居蟹來說並不理想,如果是一般堅硬天然的螺殼,甚至摩托車碾過也壓不碎。

擔任成功大學水科技中心副主任的邱郁文是位貝類專家,約4、5年前,他在屏東海生館任職時,發現當地後灣的寄居蟹無殼可背的困境,而發起「捐螺貝給寄居蟹」的活動,獲得當地居民楊美雲等人的響應支持,也解決當地寄居蟹無殼可背的窘境。

邱郁文說,短腕陸寄居蟹的頭胸甲寬可達4.5公分,比拳頭略大,體型僅次於椰子蟹,為台灣第二大的寄居蟹。

本月16日晚上他前往台東三仙台調查寄居蟹,發現當地短腕陸寄居蟹無天然螺殼可背而改背塑膠垃圾殼,令人痛心。他說,塑膠蓋光滑的內側,導致寄居蟹無法以腹肢穩定的勾住,而塑膠蓋和破損的殼,無法讓牠們的大螯如天然螺殼一般可以有效的形成密閉的防守位置,因此除了無法有效禦敵外,更無法防止身體水分蒸發,更遑論母蟹在繁殖期可以順利抱卵釋幼。

邱郁文表示,因為螺貝類面臨人類獵捕的壓力,這些可食用的螺貝類送到餐廳後,吃完的殼並不會回到海岸,而造成寄居蟹的殼源不足。雖然台東小野柳的志工已經很努力,當地的管理站也有募集貝殼的活動,只是蟹多人力少,加上車程約一小時的距離,小野柳的殼救不了三仙台的蟹,所以還要加油。

他說,目前最迫切的,就是得先幫牠們找個殼。建議可在三仙台的入口設置募集來貝殼,再鼓勵遊客送到現場。而治本得做好棲地環境維護,削減污染 以及漁業資源管理的永續經營,這得長時期投入才能達成。

短腕陸寄居蟹背著已破損的殼。(邱郁文提供)

短腕陸寄居蟹背著已破損的殼。(邱郁文提供)

背著塑膠垃圾殼的短腕陸寄居蟹。(邱郁文提供)

背著塑膠垃圾殼的短腕陸寄居蟹。(邱郁文提供)

這隻短腕陸寄居蟹的殼太小而無法蔽體。(邱郁文提供)

這隻短腕陸寄居蟹的殼太小而無法蔽體。(邱郁文提供)

在台南防風林記錄到的凹足陸寄居蟹,背著非洲蝸牛的殼。(資料照,張原謀提供)

在台南防風林記錄到的凹足陸寄居蟹,背著非洲蝸牛的殼。(資料照,張原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臺東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